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三个精准”解决扶贫攻坚中的"大水漫灌"问题

    信息发布者:hpt3021
    2017-05-12 14:20:41   转载

    三个精准”解决扶贫攻坚中的"大水漫灌"问题


      习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中提到:扶贫开发贵在精准,重在精准,成败之举在于精准。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,因贫困原因施策,因贫困类型施策,区别不同情况,做到对症下药、精准滴灌、靶向治疗,不搞大水漫灌、走马观花、大而化之。

      推进精准扶贫,加大扶持力度,是减少贫困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,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。而确保扶贫“三个精准”,是成功的关键。

      一是精准把握贫困标准。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(2011-2020)》提出,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是,到2020年,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了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。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,凡是目前未达到标准的,都应列入待扶贫的对象。

      二是精准识别。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前提,是扶贫开发工作整个流程中的关键内容和基础环节。把好精确识别第一关,摸清贫困底数,科学、公平、公正确定贫困对象,为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。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,严格做好精准识别入户调查走访阶段的工作,依照政策摸清底数,认真查漏补缺,做到精准扶贫不漏一人。要依照程序做好精准识别对象公示工作,做到精准扶贫对象录入工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,使群众信服,经得起历史检验。

      三是精准施策。扶贫工作要精准施策,要站在新的起点上,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和方法,把贫困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作为制定帮扶规划、开展扶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人为本,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、脱贫致富的能力。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,在近期实施好一批群众急需项目基础上,根据当地实际,制定长期发展规划;坚持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相结合,将帮扶与促进当地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,突出增强群众自我发展功能;坚持“硬件”帮扶与“软件”帮扶相结合,将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同步推进,发挥好当地群众的主体作用和村级班子的带头作用,促进群众增收致富。把基础扶贫、产业扶贫、智力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作为治本措施来抓,把群众满意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有效地促进农户脱贫致富”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