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猪肉还要进口?是谁在拖中国养猪业的后腿!
我国是养猪大国,同时也是猪肉消费大国。但是即便国内养猪那么多,每年我们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猪肉,这是为什么,是因为国外猪肉低廉,还是因为供求满足不了需求?
规模化、专业化水平偏低,从公开的数据来看,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占比在全国占比在2016仅为44,而且大部分猪场还处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。比如猪友们喜欢议论的美国地区,他们养猪都选择在那种大平原地区,地广人稀,防疫等成本能降低。专业化、规模化水平,是中国很多猪场所不能及的。
母猪管理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。很多养殖户对猪舍的温度、湿度以及养殖密度等缺少相对严格的控制,若干因素的影响,直接影响到母猪的产能。
饲料投入成本比欧美国家高。虽说自2016年以来,玉米、豆粕等饲料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。但由于玉米产地分布不均,其中运输成本增加,这些饲料价格并没有改变。而欧美地区养猪规模化程度高,进行集中化管理,成本自然减少了很多。
当然最后一点,政府对于养猪污染这一块有过多干预,甚至出台一些“禁养令”等政策。养猪户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可持续发展,一些猪粪便、死猪没有经过正确的处理,反而污染了环境。